今天要介紹這款超優質好物
勁爆價只要: 1420 元
豐興餅舖金玉滿糖禮盒A款 杏仁荖×1盒(80g) 【 有實則豐,有信則興—豐興餅舖 】 豐興餅舖創立於1928年迄今己八十八年,傳承至第三代經營,擁有「百年老店」之美譽。
牛軋糖×1盒(120g)
蛋捲×2包(36g×2)
花蓮薯×4入(25g×4)
金玉滿糖禮盒A款內容物如下
1.杏仁荖:杏仁荖為極俱傳統風味的一項府城小點,採用純手工製作,配合獨特的低糖製程,裡心香酥的口感搭上外層香脆的杏仁薄片與質純的麥芽,吃的出府城道地的風味,是年節送禮必備產品!
2.牛軋糖:嚴選花生與麥芽糖製作的牛軋糖,甜嘴但不黏牙。牛軋糖是近幾年暢銷的人氣點心之一。其實在民間習俗中,它不僅是考生敬拜祈求它W的重要供品,更廣泛用於各種喜慶,為相當具有台灣味的代表喜糖,是春節期間必買的伴手禮。
3.鮮蛋捲:嚴選雞蛋烘烤出鮮甜香脆,讓人意猶未盡的滋味。
4.花蓮薯:特別挑選花蓮在地生產的蕃薯做為花蓮薯的核心食材,因種植土壤優沃、水質純淨,使其沙性、甜度、香氣份外與眾不同。
而提到花蓮就想到「麻糬」,您可知道花蓮豐興餅舖是花蓮小米麻糬第一家製造商。早期中部橫貫公路通車,花蓮觀光產業如旭日初昇,釵h遊客更是慕名而來。豐興餅舖第二代憑著早期做麻糬的經驗,運用小米研製「粟糬」並以原住民對小米麻糬的傳統發音「杜侖」為其名,隨後又將花蓮盛產蕃薯製成「花蓮薯」,由於大受遊受青睞,地方上的糕餅業者也紛紛跟進。如今名聞遐邇的花蓮名產─小米麻糬和花蓮薯即是創始於豐興餅舖。
同一時期,豐興餅舖也將傳統漢式餅食加以改良並精緻化。尤以白鳳豆月餅改良而成的「小月餅」,有著鬆軟、入口即化的口感,內餡夾帶著香濃牛奶味,更廣受消費大眾喜愛。中秋佳節大排長龍搶購,供不應求,更難得的是365天「天天」賣月餅的老餅舖。
在穩健走過一甲子之後,豐興餅舖第三代繼續執掌家業,不但為花蓮糕餅老品牌注入嶄新的活力,也為企業永續經營轉型。從產品的研發與包裝、展售空間、硬體設備的精益求精,企業形象的建立到公司化的體制革新,使得豐興舖愈發老而彌新。尤其新研發「雷古多」唱片餅更受年青族群的青睞。
「永遠創新的老店舖」─豐興餅舖,在花蓮是眾所皆知的老字號,近百年來的堅持,傳承的不只是老師傅的好手藝、好口味,更不斷研發新商品,迎合現代消費大眾追求精緻,品味生活!
「創新」及「品質」是豐興的經營理念,為此精神與原則展則淋漓盡致,豐興餅舖全新風貌,精緻購物環境,賞心悅目下,體會與眾不同的花蓮風情!豐富的產品,獨特的風味,來到花蓮絕不能錯過豐興餅舖!
請點繼續閱讀
投資運彩做公益 : http://goo.gl/aLW8BT
中國時報【王亭云╱宜蘭報導】 陶藝創作家陳建華,經歷服裝設計師、水泥匠,在妻子吳玉嬋鼓勵下,轉學習陶藝,由於非科班出身,創作反而毫無拘束,不但用陶土條仿作出竹籐編織(右圖,王亭云攝),「甕中甕」更是釵h陶藝師傅,學不來的獨門手藝;其妻則因經濟壓力,直接躍升成老師,教遊客做陶藝。 宜蘭多雨,每逢下雨無法上工,陳建華空閒時學作陶,漸漸玩出興趣,作品獨樹一格、充滿創意,多次成為國家重要場合的禮品,國內外獲獎不斷;除了「仿籐編」陶器作品,「甕中甕」更是一絕,近來也嘗試以陶藝結合多種媒材,製作藝術品。 「曾1次來20多個陶藝師傅,蹲在『甕中甕』作品旁,看了老半天仍無解!」「甕中甕」從外觀看起來,1個陶器裡又塞入1個籐編陶器,陳建華表示,陶土條編織過程難度相當高,不但要有技巧,還得天氣配合,「甕中甕」則需更進階的技巧。 陳建華的工作室「陶隱工坊」,有個小空間提供DIY體驗,主要為其妻吳玉嬋教導遊客,當初因經濟壓力,她無形中也投入陶藝行列,從沒做過學徒,就直接成為老師,有別於丈夫充滿美學的作品,她的作品充滿童趣,作品多為魚類、貓等動物。 吳玉嬋笑說,多數DIY的客人喜歡貓,因此她做出各種姿態的貓,有剛睡醒、抬頭望的貓,神情活靈活現,但其實自己最討厭貓;自己樂於挑戰、隨意發想,但是結果經常失敗,「開模,才知道心痛是什麼感覺!」